細說古今

 

細說古今內容簡介

文昌祠 

  文昌祠又稱大甲文昌宮,原為義塾,正殿主祀文昌公,光緒十一年(1885年)新竹知縣方祖蔭與恩貢生陳肇芳倡建文昌祠,經例貢生謝棠華捐花園地為廟址興建,創建於清領時期光緒13年(西元1887年),設義塾於左右兩廂房,為當地崇揚文教之地。台灣日治時期初期文昌祠曾有日軍駐紮。18982月東西廂房設立「苗栗講習所大甲分教場」(今大甲國小)。明治四十年,(1909年)大甲公學校遷出文昌祠。旋即被改為日本人小學校分教場時,遭大甲民眾反對且發生衝突,最後日本小學分教場關閉。大正十三年(1924年)王進財任漢塾教師,於文昌祠內教授漢學,並教習武藝,隨後也成為台灣文化協會講演場所。民國38(西元1949)此廟曾先後由裝甲兵團、保警大隊、退除役官兵陸續佔住,以致毀損,幸未曾翻建,仍保有創建時之原貌。早期文昌祠遭人占用,因年久失修,毀損嚴重,幸在原大甲鎮公所及當地仕紳之努力之下,募資遷移佔住者,並由政府古蹟經費修復之,除供奉朱熹、韓愈、張亞子、魁星外,並祀奉孔子,所以又稱孔子廟。

文昌祠照片

地籍迴廊〜

    依光復初期由大甲鎮公所以台灣省土地關係人繳驗憑證申報書進行總申報並辦理登記,登記名義人為文昌宮,管理者為大甲鎮公所至民國70年進行地籍圖重測,重測後地號為孔門段1027地號,102年辦理管理者變更登記,管理者改為台中市文化資產局,地上建物未辦理保存登記。由地籍資料顯示文昌宮坐落地號土地長期皆由大甲鎮公所所有並管理對於日後古蹟修復能有充分之主導權。

  早年該廟除了老儒溝學之外,也是讀書人活動之中心,盛況空前,熱鬧非凡,尤其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及孔子誕辰或考試旺季,莘莘學子前往祭拜者絡繹不絕。

文昌祠
細說古今 簿簿相傳 按圖索跡 鍵指遺址
瀏覽人數:2153人 更新日期:2024/01/15